秋分(國曆9月22或23或24日)(今年是9月23日)
太陽過了夏至後,自北往南移,秋分這天剛好直射赤道,南北半球的日照時間相同,這天的白天與夜晚各為12小時,所以稱為「秋分暝日對分」。
古書說:「秋分者,陰陽相半也,故晝夜均而寒暑平。」意思就是這天日夜時間相同,不冷也不熱,非常舒適。而過了秋分之後,氣溫就會開始漸漸冷下去。
俗諺說:「秋分天氣白雲多,處處歡聲歌好禾,只怕此日雷電閃,冬來米價貴如何。」傳統上認為秋分日如果天氣晴朗,作物定會豐收,如果這天打雷下雨,那作物可能會欠收,米價也就跟著水漲船高了。
節氣與民俗
秋分前後,民俗上最重要的節日就是八月十五日中秋節,民間信仰中這天也是太陰娘娘的誕辰。這天也是傳統上秋報的日子,人們會在這天拜土地公。此外,八月十五還是月下老人的生日。
秋分是十分重要的日子,例如在日本便屬於國定假日,稱為「秋分之日」或「秋分節」,當天會舉辦祭典慶祝。
本文章為純分享傳統民俗知識。
若您覺得不錯,也請您按讚並分享給親朋好友喔~